【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始试运行】历时四年建设、布展,2021年元旦起,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始试运行,免费向观众开放。西藏非遗博物馆将“和而共美、慈而共享、华而共妙、匠而共艺、乐而共悦、健而共威”六大主题贯穿于九个非遗大项中,并分19个展区展出了藏文历算、藏医药、唐卡、藏纸、藏香、藏戏等50余项适合博物馆静态展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西藏非遗博物馆的建成,标志着西藏拥有了集非遗展示、收藏、研究、教育、体验、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博物馆。该馆未来将围绕打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教育高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传承的展示基地、西藏非遗文创研发与原创设计的策源地和发掘整理藏民族文化成果的研究中心“三地一中心”的目标,努力建设区内一流、国内少有、国际有影响力的非遗领域国家一级专业博物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图片来源:弘博网)
【山东省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2020年12月31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一批山东省革命文物名录。名录的公布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和《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意见》的具体举措,旨在摸清家底,梳理保护现状,进而为正在编制的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夯实基础。名录以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和山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调查数据为基础。经专家评审筛选,征询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等部门意见,并组织各市对本区域内革命文物进行复核,此次公布的名单最终形成。本次公布的革命文物名录分为可移动珍贵革命文物和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两部分:山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共897处,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91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15处;可移动珍贵革命文物3233件/套,包括一级文物82件/套、二级文物21件/套、三级文物3130件/套。
【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质量管理评估结果公布】2021年1月7日,江苏省文物局发布了《关于公布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质量管理评估结果的通知》。在各修复资质单位自评估、区市文物部门初审的基础上,江苏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23家资质单位开展了质量管理评估复审工作,最终评出2家优秀单位,19家合格单位,其中优秀单位为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
【芬兰遗产署发布20万幅免费高清图片】芬兰遗产署(Museovirasto)近日发布了超过20万幅高解析度图片,图片可通过“Finna Service”网站免费获取。遗产署通过此举,力图让文化遗产尽可能被获取、尽可能开放可用。“Finna Service”聚集了数百家芬兰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数字化藏品。芬兰遗产署图片收藏主管伊思莫·马林恩(Ismo Malinen)透露了从仅免费提供低清晰度材料到开放高清图片的历程,并指出,遗产署的高清图片销售其实正在增加;但维持销售系统成本高昂,且各图片所有机构希望尽可能分享文化遗产。遗产署收藏有超过1800万幅图片、约50万件文化历史器物和超过150万件考古器物。
【中国】浙江省博物馆:“若榴花屋忆故人——纪念沙孟海先生诞辰120周年展览”于2020年12月30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展。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瀚,后改名文若,字孟海,曾任中山大学预科教授、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主任、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西泠印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分会主席、浙江美术学院终身教授等职。沙孟海先生是中国现代书法大家,他的书法以碑学为基础,远追汉魏,近取明清,兼精篆、隶、真、行、草诸体,沉雄茂密、俊朗多姿,以气势磅礴见称,尤以题榜大字最为世人所激赏。沙孟海先生学贯古今,知识渊博。书学、印学而外,他于古典辞章、文字训诂、金石碑版、文物考古均有高深的造诣。他长期从事文物、博物馆工作,在文物调查、考古发掘、文物征集、文物保管、陈列展览等诸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是沙孟海先生诞辰120周年,浙江省博物馆撷取沙孟海先生家属捐赠文物之精品159件(组)举办该展回顾沙孟海先生的求学历程、卓然成就、友朋交谊和文博点滴。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3月21日。“若榴花屋忆故人——纪念沙孟海先生诞辰120周年展览”海报(图片来源:浙江省博物馆)
【中国】广东省博物馆:2021年,适逢中秘建交五十周年之际,广东省博物馆特别策划举办“黄金国之谜——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雄伟的马丘比丘宫殿建筑、壮美的库斯科古城、神秘的纳斯卡地画,以及绚丽的纺织品、多彩的陶器和精致的金银制品……距今1.5万年前,来自亚洲的狩猎者穿越白令海峡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在与其他文明基本隔绝的情况下,经过远古时期、成长时期、区域发展时期和列国时期的漫长历程,最终创建了印加帝国,安第斯文明发展到极盛。该展汇集了秘鲁11家知名博物馆的157组文物与粤博相关展品,为观众呈现历年安第斯文明的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展览将从2021年1月22日持续至5月5日。“黄金国之谜——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海报(图片来源:广东省博物馆)
【中国】《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2021年1月8日,由《中国美术报》社主办,贾广健艺术院协办的“荷生万象——贾广健花鸟小品展”于《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幕。贾广健,1964年生,1994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研究所名誉所长。荷生万象,即是万象之和,贾广健先生通过花鸟画,描绘世界的百花百态,以此展现万物和合、和平、和气、和谐相处的理念。“荷生万象——贾广健花鸟小品展”海报(图片来源:中国美术报)
【中国】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2021年1月12日—2021年6月30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将举办“金石不朽:书写、复制与文化衍生”展览。文字的起源是古代文明的开端,在纸本出现以前,中国汉字大多书写于竹帛,或是雕镂于金石。在先人的意识中,只有吉金贞石不会腐坏,它所承载的文字信息也因此不朽。然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陵谷迁变沉埋了无数金石,各种自然的风化剥蚀使得金石的表面不断残泐,加上一些人为的损害与破坏,金石并不能真的不朽。本次展览精选百余件金石拓本、金石图书与金石学者的信札手稿,配合以古代铜镜、简牍、砖瓦、碑刻、墓志的实物,讲述拓本作为一种承载古代文明的独特形式,何以深植于中国人的文化与心灵世界,使金石成为真正的不朽之物。“金石不朽:书写、复制与文化衍生”展览海报(图片来源: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日本】根津美术馆:2021年1月9日,根津美术馆将推出展览“闪亮螺钿”。本次展览以根津美术馆的藏品为核心,展出来自中国、朝鲜、日本琉球等地的螺钿作品。展品包括中国元代的楼阁人物螺钿盒、日本镰仓时代的樱花螺钿马鞍等,探索不同地区的螺钿工艺在技艺、风格和应用等方面的区别。“螺钿”是一种在漆器或木器表面镶嵌贝壳或螺蛳壳的装饰工艺,“螺”指代螺壳,原料以月光螺、鲍鱼壳为主,“钿”意为用贝壳装饰。在东亚地区,螺钿常与蒔绘漆艺结合使用,使得漆器更具光泽。螺钿工艺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至周朝,西周时期主要作为礼器使用。唐朝时期,螺钿技法的运用更为广泛,其中铜镜漆背螺钿工艺的发展达到巅峰。亦是在这一时期,螺钿工艺开始传入朝鲜和日本,并在当地发展出独特风格,朝鲜螺钿器物装饰以花卉纹为主,日本器物纹样则更为丰富,包括花鸟纹、波云纹、人物图样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14日。“闪亮螺钿”展览海报(图片来源:根津美术馆)
【美国】艾伦·诺埃尔艺术博物馆: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艾伦·诺埃尔艺术博物馆(Ellen Noël Art Museum)正在举办展览“新人——史蒂文·波特菲尔德藏品中250年的婚礼时尚”(BETROTHED 250 YEARS OF WEDDING FASHION, From the Steven Porterfield Collection)。该展由舍伍德·诺埃尔·瓦格纳(Sherwood Noël Wagner)赞助。很少有服饰像结婚礼服那样被精心挑选。它们是爱与承诺的象征,也标志着一个人生命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人们的婚纱也反映了创造和保存婚纱的社会和文化。本次展览汇集了服装专家和历史学家史蒂文·波特菲尔德的丰富藏品,展示了过去两个世纪不断变化的时尚趋势。这绚丽的展览探索了白色婚礼引人注目的历史,以及它在西方文化中的标志性地位。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3月7日。不知名(美国)艺术家/《淡粉色宽褶边婚纱》/20世纪50年代/透明硬纱/on loan from Steven Porterfield
【广东省博物馆推出线上游戏】“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已展出近两个月,为配合该展览,近日,广东省博物馆开发多款线上互动体验游戏。线上游戏包括公主换装、文物拼图、文物连连看、文物涂色、古道历奇等,丰富观众观展后的休闲娱乐活动,带领观众尽情畅游古道、饱览文物菁华、体验唐式妆容。观众可以通过广东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参与游戏。“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相关线上游戏(图片来源:广东省博物馆)
【南京大学博物馆推出“跟着教授看展览”系列活动】2021年1月9日下午13:00,南京大学博物馆将推出“跟着教授看展览”活动的第一期“跟着教授看展览之锦绣中华苏绣艺术展”,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卢福英将带领观众走进苏绣的世界。同日下午14:00—16:00,苏州绣娘将现场教学“盘金绣”。有意参加者可通过南京大学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参与报名。“跟着教授看展览之锦绣中华苏绣艺术展”海报(图片来源:南京大学博物馆)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举办南越工坊之“镯镯”其华活动】2021年1月10日(周日)14:30-16:30,西汉南越博物馆将举办南越工坊之“镯镯”其华活动。两千多年前的夜郎人爱美,他们身上佩戴各式镶嵌绿松石、孔雀石的铜手镯作装饰。明代始,饰银习俗开始在贵州少数民族中出现,并于清代普及,其中以苗族为最,在这些银饰上,装饰繁多,工艺考究,及至今天,各民族的婚丧嫁娶等风俗中仍离不开银饰的装点。此次活动南越工坊的老师将结合贵州民族特色纹饰,教观众手绘美腻的镯子。此次活动将招集7岁以上会员20人,有意者可通过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官网报名。手绘手镯作品(图片来源: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1月6日至7日,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总结“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研究“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思路,部署2021年工作任务。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作工作报告,党组成员李群、刘玉珠、迟耀云、张旭、杜江、王晓峰出席会议。此次会议与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同期召开,会议代表列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大会,听取和学习中央领导讲话精神。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主要负责同志,各计划单列市、省会(首府)城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文化和旅游部各司局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文化和旅游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审计署群团文化审计局主要负责同志,各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国家文物局负责同志及各司室主要负责同志,文化和旅游部参与共建院校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部分中央新闻单位代表190人参加会议。
【青缎地三蓝绣折枝花卉夹袄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这是一件清代汉族女性的夹袄,以石青色缎为地,三蓝绣为饰,用多样的刺绣技法绣出各种花卉、蝴蝶等图案。三蓝绣,被称为是刺绣中的“青花瓷”,采用多种深浅不同的蓝色绣线刺绣。
总策划:孙巍、李万万、陈立群
项目管理:高振华、刘诗婷、马琳
新闻编辑:倪悦洋、胡甜甜
创意总监:蒋杰、包佩佩、杨陈思婕
编辑助理:袁明夏、裴冰惠、曹雅馨